新闻资讯 NEWS
JN SPORTS目前,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序幕已经拉开,到2035年,我国力争设立10个左右的国家植物园。对此,深圳植物园如何争取早日获批设立国家植物园?
近日,记者从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按照国家植物园设立规范提升深圳植物园综合实力的行动方案》(简称《方案》)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方案》提出以仙湖植物园为主体,加快推进深圳植物园综合实力提升。
“国家植物园最重要的一项功能是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仙湖植物园副主任王晖介绍,该园正着力打造全球热带亚热带植物迁地保护中心。“不单是把植物栽培在植物园里,更是通过研究植物的濒危机制等,帮助珍稀濒危植物回归原生地,重建种群并扩大数量。”
夏日的仙湖植物园苏铁园郁郁葱葱JN SPORTS,走进其中就能沉浸式感受仙湖“宝藏明星”——苏铁的魅力,见识来自我国本土和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全世界近80%的苏铁类植物,这里是我国首个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JN SPORTS。
“4月初,极度濒危的灰干苏铁在仙湖开出了全世界唯一的雌球花。”从事苏铁类植物收集工作的龚奕青博士兴奋地说,今年,在苏铁保育上还有新进展,将开展两种极度濒危野生苏铁的回归。
为濒危植物撑起“保护伞”。仙湖植物园已迁地保护了48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育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还拥有另一个“国字号”——国家蕨类种质资源库。
南海之滨,红树之城。王晖表示,这是深圳独特的区位优势,更能赋予深圳未来的国家植物园鲜明的特色。
下一步,仙湖植物园将把我国及全球热带亚热带滨海和岛屿植物列为重点收集类群,新增引种红树林植物和红树林伴生植物,建设全球红树林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中心。同时,深化与港澳台合作开展植物多样性保护。该园“牵手”台湾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设立的联合保种基地已保育植物近5000种;与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共同开展蜜源植物的收集与应用,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
到2035年,仙湖植物园的植物收集规模与园区面积均将大幅增加。植物分类群从现在的12800余个增至20000个植物分类群。完成仙湖植物园西片区的规划建设,推动部九窝园区建设,扩建迁地保护温室,从10000平方米增至50000平方米,综合植物保育场地达到100公顷以上,专类园数量从22个增至40个。
百岁兰的两片叶子为什么能生长千年?苏铁为什么有性别分化?如何发掘植物的功能基因?揭开这些植物的奥秘,要从植物基因中找答案。仙湖植物园已对苔藓、蕨类、裸子植物等多个类群开展基因组学研究,屡屡突破,领先全国。
“同时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与发达的基因产业技术,是深圳具备的不可比拟的优势。”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王思博博士说,“从仙湖采集新鲜的植物样品到实验室,路程不过一小时。样品越新鲜,测序成功率越高,数据的质量越好。”
根据《方案》,将在仙湖植物园建设全球首个物种全基因组数据化植物园和国家战略植物资源基因组数据库。到2035年形成“两园(仙湖植物园、部九窝园区)三库(活体资源库、离体资源库、基因组数据库)一平台(高水平的植物科学研究和可持续利用平台)”的国家植物园发展新格局。
具体而言,将仙湖植物园植物收集和基因组学等前沿科学技术结合,联合南方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深圳众多科研机构、创新企业,在植物基因组研究与应用、新品种培育等领域密切合作,搭建一流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为植物多样性保护和植物资源利用做出积极贡献。
近日,西起仙湖植物园植物学家雕像园,东至蕨园和桫椤湖,一条全长3.8公里的植物学家步道已开展建设,深圳人又将拥有一条颜值与内涵并存的科普径。步道沿途,除了观景亲水,还能温习植物学家的故事,开展植物科学科普、山水人文研习、自然观察。
国家植物园还应讲好中国植物文化故事。科普径是仙湖植物园打造的科普宣传品牌之一。该园另一条山林沟谷中的科普径“幽溪”已成为网红打卡点。
仙湖植物园副主任王青表示,该园将为市民带来更高品质的科普教育。创建粤港澳大湾区深圳植物科普教育中心,开展科学教育及公民科学活动,完善科普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启发性强的科学解说系统JN SPORTS,培养特色讲解员团队,建设生物多样性主题展厅,设立国家植物园艺术园长工作室,改造深圳古生物博物馆,创建国家植物园志愿者中心等。
植物园进校园、球根花卉展、“蜜源植物在哪里”公民科学活动……近年来,仙湖植物园组建了包括资深学者、园林园艺专家、专业自然教育工作者的导赏团队,开展的多个科普教育及公民科学活动走红。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该园累计开展自然教育主题活动近100场,150万公众参与其中。(记者 林清容)